
暑假里,不少母亲说我们的孩子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根本不喜欢阅读,于是就感觉是孩子缺少上进心,叛逆,给孩子打上一个“不喜欢阅读”的标签。
其实,孩子的不少问题都是爸爸妈妈导致的,孩子是不是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与爸爸妈妈的努力和看重程度息息有关。
今天给大伙推荐六条建议,期望帮助孩子们早点培养阅读的习惯。
01、家庭的念书环境和爸爸妈妈的以身作则
在一个家,假如没书,没爱书的人,那样这个孩子,非常难爱上阅读。
倘若你只对电视剧或手机有兴趣,假如你一个人非常浮躁,拿忙作借口,花大价钱去听一些讲师的二手培训机构,却不愿静下心认认真真读点书,而爸爸妈妈假如喜好阅读,家庭势必会有非常不错的阅读环境,这是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最好的办法。合适孩子看的书尽量摆设在孩子近在咫尺的地方,如此便于孩子随时翻阅。天天最好有半小时到一小时固定的阅读时间,大伙一块读一读。
02、举办小小念书会
让孩子和小伙伴们一块读,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举办小小念书会,譬如我会邀请小小鱼读小学的表哥在暑假的时候来我家跟他一块读。两个孩子在一块读起来的劲儿特大。
让几个孩子共读一本书,一块探讨书中人物,然后他们会去进行角色的饰演,孩子们都有表现我们的欲望,为了能多发表我们的看法,他们会好好念书,记住一些东西,然后去表达出来,如此的念书会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很有益。
03、不要谈有哪些用,先高兴地读
前天有一个母亲问我:给我6个月大的宝贝推荐点书,于是我给孩子推荐了一套视觉刺激的挂图和一套翻翻互动书。
然后,这位母亲就问:第一种书有哪些功能?第二种书有哪些功能?
为何要谈功能呢?阅读必须要有功能和目的吗?
我是不赞成如此的。我给小小鱼选书,只看图书的内容是否有趣,是否符合孩子的天性进步,是否安全可读。从没感觉必须要通过一套书给他达成某一个目的。
不要一直谈阅读有哪些用,先高兴地读起来才是要紧的。
04、给孩子筹备足够的图书,常常带孩子去图书馆
由于我家有一面墙放着孩子和我的书,所以,他随手能拿到,各种品类都可以接触一下,如此可以防止阅读“挑食”。
当有了足够的书,大家就能引导孩子,天文地理、文史经哲、小说散文、漫画绘本,都应兼收并蓄。
假如还没足够的条件给孩子足够多的书,那就记得常常去图书馆,办一张卡,拥有一馆的书。
但书多不表示一次性全堆在孩子的面前,在给孩子读的时候,还是应该按部就班,一次给2-5本已经足够。太多了有时让孩子不了解如何选择,容易分心。
05、尊重孩子天性和选择
其实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不同,大家不可以一刀切,必须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就拿独立阅读来讲,完全可以有一个过渡的时间,可以将单纯的爸爸妈妈读改成亲子一同朗读,然后鼓励孩子也朗读一遍。
引导孩子读一些他力所能及的比较感兴趣的图书,独立阅读或许在某一天就真的的开始了,而在此之前,你应该帮他一块,提高阅读能力。
还有选书的问题,有的母亲说孩子选的书,自己感觉不好,自己选的书,孩子不喜欢。那如何解决?
那就一块多交流,一块去图书馆看看。帮助孩子增加对书的认识,由于大家的认知是有局限的,在没认识到一个东西之前,基本是眼前一抹黑的。
譬如有母亲说孩子只喜欢看动画片版本的图书,就是把动画片的内容简单地搬到纸上的那种书,我是建议不要给孩子常常读的,作为一个辅助兴的图书还是可以的。
06、尽可能让大孩子接触经典读物
不久前谈到了浅阅读这个问题,目前大家不少人都感觉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不可以给读深奥的图书,但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来讲,可以开始给他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了。
有的母亲说孩子读四大名著,都是改编的,我就不倡导去读。一个是由于改编者的水平问题,改编后水平怎么样,普通的爸爸妈妈非常难把握好。
尽可能给孩子读没删减的原汁原味的书。有母亲会说孩子读不懂,不懂那就慢一点,别急。
当然也不要低估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自我学习力。而这类经典的图书会让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断地升华,进入新的层次。
这个年龄段的经典读物不怎么样选择,由于不少新课标都是改编过来的。不过还是有一些经典的图书,值得孩子们拥有。譬如诺贝尔文库,有不少合适孩子阅读的,完整地将100多年前作者的文字呈现给孩子们,最大程度维持了原著的味道,同时图书题材和困难程度都符合孩子的特征。
阅读,没捷径可走,就靠一本一本书去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你没办法让孩子读几本书就拥有强大的阅读能力。所以这条路需要坚持和用心!
当孩子表现得没那样喜欢阅读时,爸爸妈妈也不要将“不喜欢阅读”的标签贴到自己孩子身上。而是要耐心地去探寻办法,积极地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找到乐趣和办法。